在1970年,黎原被任命为47军的军长,并调入兰州军区,这一任命是依据军区司令员皮定均的建议而做出的。随后,他又被提名为军区副司令,这一提名虽然得到了军区的高度认可,但需要经过总政治部的审批。在此之前,黎原的背景和经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他不仅曾任军长,还在湖南省革委会担任主任一职超过一年,深入参与了地方事务的管理,并且是候补委员。他的资历和经验完全符合副司令的要求。然而,广州军区的主要领导却对此任命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反对,使得这一建议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停滞状态,直到1975年才得以正式批准和实施。
在1967年之前,黎原的角色仅仅是广州军区下属的野战军47军军长,服从命令的纪律性在军中可谓毋庸置疑。随着部队被派往湖南执行支左任务,黎原的职责开始发生转变。他不仅需要履行军事职责,还逐步承担起地方干部的角色,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,许多像黎原一样的干部同时兼任地方与军事事务,形成了一种军地相结合的工作模式,彰显出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复杂性。
在这个阶段,黎原身为广州军区的军政主官,自然也要兼管广东的地方事务。从军队的视角来看,这种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上下级层次;然而,从地方方面入手,二者又显得格外平等,造就了一段微妙的权力关系。这种关系在他带着47军的干部前往军区开会时显得尤为明显。会议上,恰好有两拨文工团争相表演,黎原认为既然军区组织了演出,自己作为军方代表理应参与,因此并没有细致地考虑场合的复杂性。他观看了两拨表演,但结果却意外引发了误解,有人误传他偏袒其中一方,进而导致了军区对他的误解与猜疑。
展开剩余47%在地方事务的处理上,黎原也遭遇了许多困难。当时,广东省急需煤炭,而湘煤是主要供应来源。军区因此要求将湖南的几处煤矿划归广东,这一请求使得黎原感到不妥。在他看来,这是地方行政管辖的问题,两个省之间的关系应当平等相待。作为47军的军长,他在这种涉及区域利益的决策中,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,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请求。这一抗拒态度直接引起了军区的点名批评,尤其是对47军后勤部在湖南省煤炭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严厉指责,间接也就是对黎原这位军长的批评。在他的回忆录中,黎原提到,这一系列事件加剧了他与军区高层的关系紧张,导致47军与军区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分歧。
随着47军调往兰州军区,黎原在晋升上遭遇了来自广州军区的阻力。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与军区的关系,总政甚至派遣调查组前来调查。经过长达两年的细致调查,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黎原并没有任何问题。尽管局势依然存在一些争议,但这一事件最终得以暂时搁置。直到1975年,伴随着全军整顿工作的有序展开,他终于被提拔为军区副司令。接替这个重要职务的提议,初是由皮定均提出,然而在1973年12月他被调往福州军区后,接任兰州军区的韩先楚也对此事展现出了极大的关心。韩先楚,作为黎原在四野时的上司,虽然未曾与他在同一军团服役,但对他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深有了解。在韩先楚的支持下,黎原终于迎来了担任副司令的机遇,并开始负责军事作战相关事务,一直到1979年他被调离职务。
发布于:天津市国元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